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3|回复: 13

[咨询探讨] 红点奖品牌设计大奖作品赏[35P]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4-13 19: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1-9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ed Dot Award)源自德国。现在,red dot已是与iF奖齐名的一个工业设计大奖,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竞赛之一。每年,由设在德国的Zentrum Nordhein Westfalen举办的“设计创新”大赛进行颁奖。今天带来2014年度品牌设计大奖作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4-13 19: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文革时期商店服务态度好的完全是得了失忆症。
    文革后第一批出国的人最初感受的最大的文化冲击之一,就是人家营业员竟能如此和蔼周到。
    今天年轻人要体验文革时期那种傲慢冷硬的风格,还可以去某些国营店找到遗迹,比如乔家栅、老正兴、老半斋。
    我为了怀旧,有时还主动去被虐两下,体验穿越的感觉



    @破破的桥: 呵呵80年代才是最有感觉的,当时双轨制。
    国营的叫平价店(其实到了后期一点也不便宜哦),私营的叫议价店,完全是两张嘴脸。
    服务员聊天晾顾客,爱理不理,扔商品扔零钱,算不清楚价,成天板着个脸……
    当时报纸上还热烈讨论议价店要求服务员含笑接待顾客是不是资本家压迫工人。
    不比不知道,就好像有了专车服务你才会深切地感觉到出租车司机开野蛮车、不帮拿行李、爱拉不拉真是特别rude。
    当年我是很体谅,觉得可能司机太辛苦了耍脾气很正常,现在想想,这不是自虐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4-13 19: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1.大田岸旅馆位于无锡金太湖国际城附近,自1981年开办以来,这里一直成为底层劳动者的栖息地。他们收入微薄,但相处融洽,绝大多数人都是老朋友,从来没发生过争吵、斗殴。逢年过节时,还会你一个菜我一个菜拼凑在一起,喝上几杯,热闹一番,有时老板娘还会请客。



    2.大田岸旅馆的老板娘是64岁的退休工人顾其梅,不为钱财,苦心经营,艰难地维持着。2000年她刚承包时,每日房费5元钱;十多年过去了,价格只涨了1元。一些灶具、厨具、燃料等,都是老板娘免费提供给住客公用的。



    3.黄水珍,75岁,浙江省湖州市人。她长期在无锡做小生意,卖床单、被套等,已在大田岸住了15年。她上街售卖时经常被城管驱赶,有一次城管一上午来了4次,一包床单被没收,要罚款300元,她反复求情,谎称儿子是傻子,儿媳妇闹离婚跑了,方才作罢。



    4.沈庚青,62岁,江苏省无锡市人。他是无家可归者,住此8年多。老婆跳河自杀了;一个女儿原来是教师,患病后离婚,也因没有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而被辞退。据他自称:所住房屋2006年被拆,回迁房则迟迟没有落实,为此他曾到区政府上访。现在他作为失地农民能领到每月500元,另有老年人补贴100元。他患有糖尿病、前列腺炎等,每月吃药需花费200多元,时常靠朋友接济。



    5.李杰,28岁,安徽省阜阳市人。卖老鼠药为生,住此4年多。近期在学习驾驶理论,准备考驾照。有一次在曹安新村被市场管理的保安抓住,扬言要送派出所,后来由老板娘出面,被保安敲诈了1200元,并同意不开具收据,才得以脱身。



    6.李同彪,李杰的叔叔,45岁,安徽省阜阳市人。自幼身体残疾,乞讨为生,2010年2月住进大田岸旅馆。其父亲原是村书记,他排行老三,4岁时得病,父亲忙于工作,母亲没及时送医,后来引发小儿麻痹症,双手畸形、残疾。父亲在世时交代,由长孙李杰负责他的生活及养老。他每天外出乞讨,乞讨所得都交给侄儿。



    7.王志勇,53岁,安徽省蚌埠人。营生是收购旧手机等,住大田岸旅馆20多年了。他非常勤劳,每天最早外出,最晚回来,有时骑自行车到四、五十公里远的新区硕放做买卖,大家称他为“劳动模范”。平时省吃俭用,患有糖尿病等,生病了也不进医院,能熬则熬,病情严重时竟然抱病乘长途汽车赶回老家,说老家看病便宜。



    8.沈月娟,52岁,浙江省湖州市人。她靠卖被套、床单在无锡生活18年多。曾经她也风光过,在东北做生意15年,最多时一年赚了近20万,当年已是不小的老板。1987年被骗走价值70多万元的货物,从此负债累累,日子一落千丈。



    9.罗建斌,49岁,河南省周口市人。卖气球、文具、玩具等,住此8年多。当年考大学差2分未被录取,从此改变了命运。他写得一手好字,据他说:村上很多党员的入党申请书都是请他帮忙写的。他曾在老家因造假酒被抓,2006年来无锡做小买卖。2013年夏天,他叫在郑州医科大学上大二的儿子来无锡卖气球,第一天赚了25元。他说就是要让儿子知道赚钱的不易。



    10.孙道忠,59岁,安徽省黄山市人。卖豆腐乳维生,每年住此半年多。他于1976年参军,曾当过班长,还参加过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荣立过三等功,退伍后当过6年大队书记。身为中**员,一本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制的“流动党员活动证”一直被他随身携带,必要时以证明自己的良好身份。



    11.杜建富,54岁,河南省安阳市人。做护工,奔走于各个医院,已经住此8年多。他自幼身体残疾,驼背,没有成家。名片上自称:无锡市万事兴保姆公司经理,做护工22年,护理2600余人。善于交际,能说会道,自我感觉啥都精通,甚至于有些清高。喜欢面食,胃口也特别好,一顿能吃掉一大盆面条。



    12.盛庆洪,59岁,江西省上饶市人。卖儿童玩具,秋冬季烤地瓜、玉米等,住此7年多。他喜欢买膘肉烧菜,说是油多,有肥肉吃就很满足了;每天晚上喜欢喝点散装白酒,2斤装的一塑料桶7元钱,每3天喝一桶;抽的烟也是最便宜的黄果树,2元一包,但每天要抽3包。



    13.杨民华,43岁,江苏省徐州市人。兄弟7人,他排行老小。1993年参军,在陕西省宝鸡市某消防部队当兵三年,曾担任过班长、司务长、县消防站站长等。退伍后外出打工,在建筑工地干过,也当过保安。他每天三顿酒,经常喝醉,后来不愿上班,选择了捡废品谋生。最后他搬出了大田岸旅店,过起了流浪生活。



    14.邱伟明,48岁,江苏省盐城市人。面塑艺人,是大田岸旅馆最老的住客,已经住此22年了。常年在无锡摆摊捏面塑,农忙季节回老家。每天背着小木箱,在公园门口、街头闹市等处,为小朋友们捏出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面塑,由于成本很低,全凭手艺,收入还好。经过多年努力,前年已经在老家盖起了楼房。



    15.王岐发,68岁,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人。他为了寻找失踪5年多的儿子,每年农闲时来无锡几次,每次住几个星期。他老婆去世多年,含辛茹苦培养唯一的儿子王兆明。儿子考上常州工学院,大学毕业后,在无锡衡器厂、崇安区政府等工作过。儿子多年不回老家,2008年以后就彻底失去了联系。为了寻找今年已经40岁的儿子,他每年奔波于高邮与无锡之间。曾经在城中公园被骗子骗过几百元钱。有时在寺庙的烧香处乞讨,以维持基本生活。



    16.樊兴兵,50岁,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人。宾馆勤杂工,在大田岸旅馆住了十几年。他是上门女婿,而且脾气很差,老丈人则是大队书记,总是看不起他,后来逼女儿与他离婚。他离家出走后长年旅居无锡,希望有朝一日让老丈人刮目相看。曾经在无锡和平电影院附近摆摊修理自行车,被同行打得鼻青脸肿。现在在无锡某宾馆负责打磨、清洁大理石等。



    17.王鸿林,53岁,河南省周口市人。卖气球、儿童玩具等,住此6年多。他在无锡做小生意已近20年了,每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靠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望子成龙,含辛茹苦把儿子培养成大学生,毕业后在上海做服装设计师,这也是家庭的骄傲。儿子于2013年初结婚,谁知婚姻才维持了一年多就离婚了,年轻人的举动令他怎么也想不通,很是郁闷。



    18.随着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大田岸旅馆被划进了拆迁地块。政府拆迁部门作了拆迁预告,拆房机械也开到旅馆附近。2014年4月2日,一纸拆迁通告送达,派出所民警也前来通知:停止营业。所有住客无奈收拾行李物品四散而去,各奔东西。一个星期以后,趁顾阿姨到医院挂水时,大田岸旅馆被强拆。至此,经营了33年的大田岸旅馆,无锡最廉价的六元旅店,正式消亡。

  • TA的每日心情

    2014-4-30 14:3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1-10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伤感啊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4-28 12:54
  • 签到天数: 84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5-1-10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田岸旅馆应该保留下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26 08:08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5-1-10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ngyunfeng 于 2015-1-10 08:57 编辑

    上次我去北京出差,著名能侃的京城司机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你能说说现在为什么很少说新旧社会对比,人民翻身做主这种话题了吗?
    我当时还往高大上的地方思考说那是想搞好两岸关系给海峡对岸的马英九一点面子。。。
    结果人家来一句你特么想多了,因为新旧社会对比中,很多诉说旧社会恶心的经典段子拿现在和他们比有过之无不及你让他们还咋说。。。

    评分

    参与人数 2参与分 +2 收起 理由
    hjcloud + 1 同意
    xxxxx213641 + 1 同意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2-9 17:34
  • 签到天数: 140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5-1-10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5_173:}历史无法改变,值得记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10 13:00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5-1-10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底层生态 唉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6-10 02:53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1-11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声叹息都不想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11 1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为无锡人,却不知道身边事,惭愧啊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11-11 19:23
  • 签到天数: 65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1-1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底层啊,各有各的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22 13:15
  • 签到天数: 17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11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故事的旅店
  • TA的每日心情

    2020-8-23 18:45
  • 签到天数: 18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1-12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事,只存在我们记忆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14 08:04
  • 签到天数: 10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5-1-13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真实的中国,但我不认为这是中国的全部。身处建设行业,长年和社会底层的人民打交道,有一点感悟:很多问题不是一个政策一笔拨款就能解决的。社会发展不到那个阶段,很多问题是无解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