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双手带

[图纸设计] 我的设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14: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7-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ris 于 2008-7-4 09:48 发表
    不小心看见楼主的一个回复,觉得很意思,就搜索了一下。
    楼主说的很好,就是在一楼有一个地方,“日本刀由于刀把向上弯曲,后把抵住小臂,当做突刺动作时刀尖会偏上十几公分。如果没有专业训练,是很难刺中目标的 ...

    从LS的叙述而言根本没见过日本剑法.日本刀突刺时从什么体位开始的?日本剑法什么时候用硬挡硬架的方式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14: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7-4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yyxfm.com.cn/

    原帖由 chris 于 2008-7-4 10:57 发表
    回三楼,刺击是剑好,所有国家的刺剑都是直的,差别不大。但是劈砍不见的就是日本刀强。大家刀友,应该对刀很熟才是,狗腿型力最大,阿拉伯弯刀速度快,单说劈砍的,还是斧子。刀是用来格斗的,只强调其中一个功能 ...

    袁崇焕和戚继光都生卒什么年,面临的都是什么对手?有一点儿可比性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3 09:4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7-4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ysjs-2007 于 2008-7-4 11:02 发表
    从LS的叙述而言根本没见过日本剑法.日本刀突刺时从什么体位开始的?日本剑法什么时候用硬挡硬架的方式了?

    我已经说过了,那个刺法流派名称我忘了,你还非要逼我再去查。如果我没弄错的说,我所说的应该就是”立刀法“所谓的”牙突“。至于体位。。。练习时可以,实战时不是那么死板板的。
    你的意思是日本剑道从来没有硬挡硬架的方式了?硬挡硬架伤刀费力,剑道肯定不会让你用的,但是真正格斗中,尤其是混战,没有硬挡硬架的就奇了。
    另外我又回头看了一遍,我好像没说过”日本剑法用硬挡硬架“啊?你是不是看错了。


    原帖由 mysjs-2007 于 2008-7-4 11:02 发表
    袁崇焕和戚继光都生卒什么年,面临的都是什么对手?有一点儿可比性吗?

    袁崇焕:1584-1630
    戚继光:1528-1588
    这二个人共处一朝,甚至有四年同存于世,在兵源上(未变)、国情上(基本未变)、军备上(未变),完全具有可比性。

    面临的对手,袁是打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戚是打倭奴。这一点上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仔细看了我写的,就应该知道。
    ”在当时那几场仗,论军人素质,日本>中国;装备,日本>中国;刀法,日本>中国。所以当时戚继光带的二流中国军队真是打不过倭奴。当然,如果把一流的关东铁骑调过来,灭小鬼子跟玩似的。袁督军带8000铁骑就打退了清兵十万。估计要是送到日本本土,扫个四五遍应该没问题。“
    戚继光后期也带过一万铁骑,不过那已经不是打倭奴了。
    倭奴只是疥疮之痛,不伤根本,所以那几十年,中国的主战场是在东北,戚继光的兵开始并不强,只是二流。不过也正是倭奴这块磨刀石,才练出后来的一流戚家军。





    另外说一点,大家都是在讨论。既然讨论,我希望你说的能够有凭有据,有错误欢迎指出,把问题说透澈,而不只是任意抛几个问题,等别人来回答。别人回答后,再抛几个问题。。。
    说实话,我最怕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招术了。

    [ 本帖最后由 chris 于 2008-7-4 12:17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14: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7-4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ris 于 2008-7-4 12:14 发表

    我已经说过了,那个刺法流派名称我忘了,你还非要逼我再去查。如果我没弄错的说,我所说的应该就是”立刀法“所谓的”牙突“。至于体位。。。练习时可以,实战时不是那么死板板的。
    你的意思是日本剑道从来没有 ...

          不知道兄究竟了解多少日本古流剑术,日本剑术缺少的是那些不实用的技巧。日本剑术的突刺也不是非得刀刃在上才行。宫本是二天一流的创始人当然对二刀用法比较崇尚了


    再请教个问题,戚家军先装备日刀,后跟根据日刀自制很接近的戚家刀又是为何?
    又仔细看了兄的论述,概括说:是双手刀(法)最终不如单手刀(法)吗?

    战场上步军持单手刀必配盾牌,你光玩单刀练法那是纯民间的用法,于军兵无关。

    倭寇不伤根本?沿海地区向来国之根本国家赋税三分有二在沿海,江浙一带是粮食,纺织,陶瓷海外贸易的主要产地。此危害的严重性,能不伤根本?这样类似的说法倒跟上世纪的蒋某有一比。

    袁崇焕在兵力总体占优势,装备好于清兵的情况下却净打防守仗,其领导下的军队总体实力可见一斑了。


    国情未变?李自成在戚继光时期干什么呢?在袁崇焕时候干什么?
    戚继光那时候倭寇使用的刀跟现在大不一样,别关公战秦琼

    [ 本帖最后由 mysjs-2007 于 2008-7-4 14:18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3 09:4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7-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日本剑术缺少的是那些不实用的技巧
    请问哪些是”不实用的技巧“?你说出来,大家探讨一下。

    2、日本剑术的突刺也不是非得刀刃在上才行
    我从来都没说日本剑只能刀刃向上才能突刺,我一直说的是这种刺法是最快最猛的。

    3、宫本是二天一流的创始人当然对二刀用法比较崇尚了
    宫本以前也是用单刀的,如果不是觉得双刀比单刀好,他为什么还要去练双刀?宫本是日本公认的武圣,如果你认为他的看法不正确,那请你说下,又有哪位大家说过单刀反比双刀强的?

    4、再请教个问题,戚家军先装备日刀,后跟根据日刀自制很接近的戚家刀又是为何?又仔细看了兄的论述,概括说:是双手刀(法)最终不如单手刀(法)吗?
    你还是没看“仔细”。我说初期是日本刀占优的,中国刀占上风那要下十年(还不一定)的苦功,戚家军个个是武林高手吗?不是,他们的水平也就是练了二三年刀的水平,当然是双手刀好了。

    5、战场上步军持单手刀必配盾牌,你光玩单刀练法那是纯民间的用法,于军兵无关。
    这一点你说对了。你说的是我在18楼的回复,那我是在回1楼的,说的就是单对单的对决,战场上确实不是这样的。不过由于日本刀要用双手,他不可持盾的。我说过:“只要日本刀是双手握,就存在一个重点缺点--无法解放左手。”你说一人持武士刀,另一人持单手刀加盾,打起来谁赢?日本剑道没有硬挡硬架?用刀猛砍人家盾算不是硬砍?

    6、倭寇不伤根本?
    确实不伤根本,这一点我不想多说。至于蒋某,说句公道话,其实他倒不像大家心目中那么不堪。

    7、袁崇焕在兵力总体占优势,装备好于清兵的情况下却净打防守仗,其领导下的军队总体实力可见一斑了。
    为什么我了解的情况跟你正好相反?你有证据吗?

    8、国情未变?李自成在戚继光时期干什么呢?在袁崇焕时候干什么?
    李自成(1606-1645)1629年起义,1936年称闯王。说实话,戚继光死于1588年,李自成还没生;袁崇焕死时李自成还没什么名气,而且在内地,他俩还真没跟李闯打过交道。问题别问了,自己上网查查就有。

    9、戚继光那时候倭寇使用的刀跟现在大不一样
    这还真不懂,要请教。我觉得日本刀那时跟现在好像没什么区别。

    [ 本帖最后由 chris 于 2008-7-4 15:30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14: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7-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ris 于 2008-7-4 15:28 发表
    1、日本剑术缺少的是那些不实用的技巧
    请问哪些是”不实用的技巧“?你说出来,大家探讨一下。

    2、日本剑术的突刺也不是非得刀刃在上才行
    我从来都没说日本剑只能刀刃向上才能突刺,我一直说的是这种刺法是最 ...

    1.不实用的招数还用说吗?向被近代中国武人所诟病,其中不乏武术大家,王子平,杜心武。
    2.突刺乃是招数依照对象灵活运用不用拘泥定势,不用讨论了。
    3.宫本被称之武圣是对他个人的褒奖。二刀流以前被日本武界认为是“邪刀”;一刀,二刀用法不同单独强调某种类型强于别的未免失之偏执,如此说来当持单刀的碰到用双刀的岂不死定了。
    4.戚家军恰恰把日刀做单手刀使用,用日刀是借助日刀的质量,还是那句单手,双手不必强调孰优孰略,双手刀单手可以用的程度比单手刀双手使用的适用度要强吧。
    5.技击看个人的能力,单刀+盾牌与持双手刀的看各自的水平和发挥。戚继光以阵法治敌就是当时单兵作战能力不如倭寇,否则早上去PK了。
    7.袁崇焕辖下兵员不下20万,那时攻明的后金军队多少?倒是数万之众被几千后金军队各个击破全军覆没。
    8.袁崇焕得明末时期全国各地起义不断,国力非常虚弱了。戚继光的中明后期有那么严重的现象吗?这种国情的大不同兄有所忽略了吧。
    9.戚继光时期有描述“倭刀长5尺”合现在1.5米左右,去年浙江出土的水坑货中就有这样的,可见所描述的不是语言上的夸张。现在的打刀长多少?1.1米左右
    相差一尺左右?难道没什么区别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3 09:4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7-5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1、等于没说。
    2、要讨论。这都不讨论,那就什么招术都不用学了,直接上去乱打得了。突刺是最基本招术,基本功不练,又怎么“灵活”运用?
    3、武圣是对他个人的什么的褒奖?二刀流为什么被称为邪刀?邪刀的意义是什么?现在还叫邪刀吗?这几个问题你清楚了再说。
    双刀确实比单刀强,只是只练一把刀自然会容易些,所以双刀很难练,一个人用一把刀能发挥出100%的水平,用双刀可能只能各发挥出50%,但如果他把双刀都练到头,水平绝对在100%以上。这么说不好理解,简单地说,双刀的武力上限比单刀高。我说过“这个缺点,日本武圣宫本武藏一直到了晚年才明白”,就是因为他单刀已经达到了上限,只有用双刀才能突破这个上限。不过单刀碰到双刀不见得就是死,还是要看个人水平。
    4、和第9有冲突,戚家军单手用1.5米的长刀?
      另,双手刀单手绝对用不如单手刀双手用。你这是想当然,没有实用经验的,试一下就知道了。双手用的刀,单手舞不动,砍的速度慢,砍空还收不回来,连单手刀单手用都不如。单手刀双手用,中国刀法里有压刀随刀很多种,你自己可以找一下。
    5、单刀加盾和双手刀,个人技击水平不同,理解也不同,就不说了。但是戚用阵不是因为单兵不如倭寇,后期的戚家军已经胜过了倭寇,不过带兵打阵,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是不行的,戚是名将,自然会用阵势来减小自己的损失。
    7、是哪一仗数万被几千后金击破的?后金军队比袁的多。而且进攻一方占主动,后金可以集中兵力于一点,袁要守个大摊子,是不可能把全部兵力集中的。
    8、戚是在嘉靖年间,严嵩父子掌朝,军粮军饷军备都被苛扣,而且当时中央对倭寇重视程度不够;而袁是万历年间,万历帝政治经验虽然不足,但是还算用心,袁又是挡后金的最后一着,挡不住就亡国,他的军队比戚要强多。
    9、同4矛盾。我估计1.5米的是步兵那种长柄大刀,和陌刀相似,“刀长5尺”?估计柄就长4尺,不应该是武士用的那种刀。楼主说的不是这种刀,跑题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14: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7-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ris 于 2008-7-5 12:58 发表
    1、等于没说。
    2、要讨论。这都不讨论,那就什么招术都不用学了,直接上去乱打得了。突刺是最基本招术,基本功不练,又怎么“灵活”运用?
    3、武圣是对他个人的什么的褒奖?二刀流为什么被称为邪刀?邪刀的意义 ...

    本坛中有小文章对你的问题有解释
    http://www.knifriend.com/viewthr ... &extra=page%3D1

    我什么时候说过戚家军用过长1.5米的单手刀?请指出。

    二刀流:其中的一把就是双手用的打刀,改做单手用何来更不顺手?

    5尺的长刀,柄占4尺?只能说你连图片都没见过,又在相当然而,这有一个以供参看

    [ 本帖最后由 mysjs-2007 于 2008-7-5 22:26 编辑 ]
    5.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3 09:4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7-5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365soso.cn/

    算你狠,给我找了这么长的一篇,好几万字,没有目录还是繁体,故意坑我的吧?
    和这把刀有关的好像只有:

    「太刀」(Tachi)
    專為騎兵戰而設。一般較「刀」為長,刀身彎度亦較高。「太刀」沒有硬性規定的佩帶方式,不過,為了方便騎兵抽刀砍殺地面上的敵人,「太刀」一般會以邊鋒朝下的方式佩帶,並吊在腰帶以下。若「切先」上指,將「刃」視作刀劍的前方,「太刀」的「銘」就在刀身的右面。
    政治混亂,武士階級爭奪政權的時代。當時戰事以騎兵戰為主,所以,由「上古刀」/「毛拔形太刀」進化而成,比較適合馬上應用的「太刀」,成為了戰場上的主流武器。
    這時的「太刀」刃長約 75 到 80 cm 左右。相對於較後期的刀劍,「中心」部份比較短。「切先」闊度明顯小於刀身,稱為「小切先」(Kokissaki)。刀身在「刃區」附近有極急切的彎度,但刀身本身的彎度卻不大。較流行的「刃文」有「小亂刃」(Komidareba)。
    1333 年「鎌倉幕府」滅亡,公家政權重返,史稱「建武中興」。不過兩年之後政權又再一分為二,成為南北兩朝,戰禍亦從此綿延不絕。戰爭模式以集團式的戰鬥為主,亦有以大批步兵圍攻騎士的陣法。為了應付步兵的圍攻,當時就出現了騎兵專用的特長柄「大太刀」。
    「大太刀」刃長 85 cm 到 1 m 不等。以闊身薄刃為主要特徵,而闊薄的平刃則稱為「大段平」(Oodanbira)。「切先」部份亦較以往的刀劍更闊大。
    由於刀身奇大,攜帶不甚方便,往往要靠侍從將刀 "搬運\" 到前線。到臨陣之際,侍從手持刀鞘,武士提柄拔刀,方能將過長的「大太刀」拔出鞘來。戰鬥的時候,侍從還要帶著刀鞘,走入陣中,一直追隨正在揮刀的武士!
    用來對付「大太刀」的特製長槍 / 薙刀在這時出現了,令騎兵戰術續漸式微,這種限制多多的「大太刀」亦很快被淘汰出戰場。

    你那把刀长1.5米,刃长也差不多1米,是把骑兵用的大太刀,跟步下用的打刀根本不是一回事,怎么能去找单手刀比?该找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比一下才对。

    你没有直接说戚家军单手用1.5长的刀,但是你说过这样三句:
    我问你那时日本刀跟现在有什么区别时,你说:“戚继光时期有描述“倭刀长5尺”合现在1.5米左右,去年浙江出土的水坑货中就有这样的,可见所描述的不是语言上的夸张。现在的打刀长多少?1.1米左右。相差一尺左右?难道没什么区别吗?”
    “戚家军先装备日刀,后跟根据日刀自制很接近的戚家刀”
    “戚家军恰恰把日刀做单手刀使用”
    所以我以为那时戚家军都用单手拿着长1.5米的”古日本刀“呢。。。如果我理解错了还请见谅。

    关于二刀流的事,我说过“……但是宫本武藏也承认(二刀流不容易练),这点很难,自己也没有好的方法。我认为这是受到了日本刀制式的影响,它本来就是要双手用的,想要双持,除非天生神力。……”打刀本是双手用的刀,单手用肯定不如双手用随手,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我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上面争了。双刀流的优势在于它的左手刀,在右手刀上是不如一刀流的双手刀的。

    谢谢你推荐的文章,已收藏。

    [ 本帖最后由 chris 于 2008-7-5 19:47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14: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7-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ris 于 2008-7-5 19:43 发表
    算你狠,给我找了这么长的一篇,好几万字,没有目录还是繁体,故意坑我的吧?
    和这把刀有关的好像只有:

    「太刀」(Tachi)
    專為騎兵戰而設。一般較「刀」為長,刀身彎度亦較高。「太刀」沒有硬性規定的佩帶方 ...

    你居然把图片中的刀看成是骑兵用的,佩服!

    二刀流非自宫本武藏起始,也非宫本武藏终了,就是现在也在这么用,又不是没有单手刀。为何不专门使用于二刀流,你的解释好难解释的通

    戚家刀长什么样麻烦自己找一下资料吧。

    [ 本帖最后由 mysjs-2007 于 2008-7-5 21:38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11 19:56
  • 签到天数: 24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8-10-26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刀长5尺
    我觉的可能是过去和现在的尺是不一样的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3-28 16:3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0-2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大侠真是让兄弟佩服的五体投地,工夫的研究已经上升到理论的程度了,对你们的景仰真是........(此处省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