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刀疯

[摄影作品] 长篇连载 中国记忆——实拍五千年瑰宝及北京文物精品展——终于贴完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铜器太漂亮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2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tyyt 于 2008-10-23 23:31 发表

第二图貌似仰韶文化的陶器,有请泰安或济南的朋友出来解释~~



济南的小朋友解释不出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27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疯局,江陵就是荆州官府的别称,属于地市曾用名,现在是荆州市东边下属的县市区。临近监利,华容道附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尺本心 于 2008-10-27 12:49 发表
楼主让大家猜的东西是一件枕头吗?


猜对了,是枕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千年前的滑稽艺人——击鼓说唱陶俑

东汉(25~220年)
尺寸:高 55厘米
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汉代民间极为盛行说唱表演。这件陶俑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挟鼓,右手举槌作击鼓说唱表演,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汉代这种说唱艺术称为“俳(音排)优”,史书记载:“击鼓歌唱,作俳优”。《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俳优侏儒,倡乐可狎(xiá)玩者也。”在汉代,往往以身材矮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表演者。陶俑虽为手工捏塑而成,但其神态生动、鲜活逼真,它仿佛从二千年前的历史尘埃中走来,带给我们汉代社会的音容笑貌,让人忍俊不禁,过目难忘。 
54.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炎夏的幽宜——磁州窑虎形瓷枕

金 大定二年(1162年)
尺寸:高12.8、长39.6、宽19.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枕以虎为造型。猛兽为枕可镇妖避邪、早得贵子。唐代韦后的姐姐出嫁后便用豹、熊形枕,以辟魅求子。金代器物纹饰常出现虎、豹、鹿等,也与其民族“秋捺钵”(秋天狩猎)的生活习俗有关。此枕将虎的威猛及水鸟的灵巧和谐地组合一起,体现了工匠的丰富想像力。枕底有墨笔行书“大定二年六月廿六日张家”11字,应是买主随手写下的。瓷枕为夏季寝具,宋代瓷枕上有题诗为:“久夏天难暮……一枕最幽宜。”磁州窑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以白地黑花装饰为特色,画面活泼自然,笔法简练豪放,图案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官窑所缺乏的奔放、洒脱的自然之美。
55.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妇女身份等级的标志——凤凰牡丹纹金霞帔坠子

宋(960-1279年)
尺寸:高8.5 、宽5.7厘米
1980年南京中央门外幕府山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这件霞帔坠子呈悬胆形,用两块镂空金片拼合而成。整个造型玲珑奇巧,透雕凤凰与牡丹纹饰十分精致美观。霞帔是宋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新款服饰,是贵妇礼服的一部分。唐代已见其名,但那时指披巾,因其色彩艳丽,犹如霓虹彩霞, 故称“霞帔”。福建南宋黄升墓出土有宋代霞帔实物,其形制是两条绣满花卉纹的细长带,长带尖角一端相连,形成“V”字形。穿用的方式,是将两条长带搭在肩头,在颈后以线相缝连,而尖角一端垂在身前,下坠一个“帔坠”作为装饰。这一形制自宋代沿用至明代。帔坠有金、玉、银等不同质地,妇女身份越高,所佩帔坠越精美。
56.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彰显皇家气派的艺术品----雕漆“三国演义”故事纹瓶

清(1644~1911年)
尺寸:底径22、高5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雕漆是髹漆工艺之一,亦称刻漆。其工艺技法是在胎体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百层以上,然后在漆上雕刻花纹。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清代雕漆纹样严谨细腻,极重刻工,雍容华贵,由于其造价高昂,多系皇家造办处产品。此件雕漆瓶造型古朴庄重,雕漆精细,整体满雕缠枝花卉,颈部对称开光,内雕花卉纹饰,腹部有并列圆形开光四个,分别雕有三国人物故事“千里走单骑”、“甘露寺”、“华容道”、“战长沙”,人物雕刻细腻传神,构图严谨,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堪称雕漆工艺的佳作。
57a.jpg
57b.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福禳安——金累丝嵌宝石如意

清(1644~1911年)
尺寸:长33、最宽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如意是供玩赏的吉利之物,源于爪杖,即民间俗呼“不求人”。其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目前所见古代如意,多为明清所制,而以清代最多,质地有金、银、铜、珐琅、竹木、玉等。此时的如意已无实用功能,而是作为承载祈福禳安、吉祥驱邪等美好愿望的陈设品。在清宫中,如意备受推崇。皇帝登基、大婚,元旦、万寿等节庆之日,天下最华美的如意纷纷被贡入皇宫。此如意金累丝制,首部隆起成三台,中央嵌松石,柄嵌宝石、水晶,间饰麒麟、寿字及云纹,柄身两侧饰团寿及珊瑚暗八仙,背饰蝙蝠、云纹,都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装饰题材,象征万事如意。

[ 本帖最后由 刀疯 于 2008-10-27 16:23 编辑 ]
58.jpg
58a.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待查
59.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寓意国泰民安的宫廷陈设——铜珐琅香筒、铜珐琅太平有象、铜珐琅香炉

清(1644~1911年)
尺寸:
铜珐琅香筒通高79.3厘米;铜珐琅太平有象高50厘米;铜珐琅香炉通高33.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香筒、宝象、香炉都是清代皇帝宝座旁的陈设。香筒因顶部为亭子式,所以也叫香亭。香筒内可燃放檀香,青烟从镂空筒身飘出,云烟缭绕,寓意太平、安定、大治。宝象,也称太平有象。因为象高大威严,体躯粗壮,性情温柔,四腿粗大,稳如泰山,象征着社会的安定和政权的稳固,所以取意“太平有象”。香炉仿古代青铜鼎,为焚香器具,有吉祥、长寿、镇邪、安定之意。这些陈设,制作技艺精湛,集制铜、錾刻、掐丝、镀金等多种工艺,造型优美,是珍贵的宫廷艺术品。
60.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中见秀——青花花卉纹贯耳瓷瓶

清 雍正(1723~1735年)
尺寸:高55.4、口径12.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瓶乃雍正官窑青花大器。贯耳瓶器形原仿汉代投壶式样,因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得名,流行于宋代,清代多有仿制。此瓶的双耳下设至瓶颈的中部,缠枝石竹、牡丹、菊、茶花、莲花纹集于一器,以简洁、洗练的手法来增强其清秀的表现力。纹饰繁缛,图案装饰性很强,釉面光亮莹润,玻璃纯净无瑕,质感强,是一件精致的宫廷陈设瓷器。
61.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potop.net.cn/

福寿吉祥——青花桃蝠纹瓷瓶

清 雍正(1723~1735年)
尺寸:高39.3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12.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瓶身纹饰以桃树为主题,树上结桃实9个,桃花20朵,树下绘灵芝、竹子,空间绘蝙蝠5只。口、足际各绘双弦纹一周。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雍正朝官窑瓷器以造型端庄、做工精细著称。此瓶造型秀丽,构图疏密得当,工艺精巧。青花画风仿明永乐、宣德风格,以点染的重笔模仿铁结晶斑点,于清秀中显露出古朴刚劲之风。图案中的桃实、桃花、桃枝、蝙蝠、灵芝、竹子等在传统文化中均属于吉祥图案,寓意福寿吉祥。此瓶为雍正官窑青花瓷器的杰出之作。
62.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瓷有诗书画而雅——斗彩勾莲纹开光粉彩诗句花卉纹瓷瓶

清 乾隆(1736~1795年)
尺寸:高36.8、口径11、足径11.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瓶颈部两侧各凸雕一红蝠衔玉磬式耳。颈部、胫部以斗彩绘缠枝花作为辅助纹饰。腹部呈八面瓜棱形,分别以粉彩绘牡丹、芍药、梅花、莲花四花卉,与墨彩书楷、行、隶、篆体书乾隆御题诗相间隔。底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斗彩瓷器发展到乾隆时期,在青花双勾轮廓线内填以粉彩纹饰是较为普通的装饰方法,但以斗彩和粉彩分别作局部装饰合绘于一器为乾隆时新创工艺,它能使瓷器更显富丽华贵。此瓶通体彩绘精细,图文并茂,融诗书画于一体,为彩瓷中的精细之作。
63.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27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猜也是枕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釉下双彩争辉——青花釉里红龙纹瓷背壶

清 乾隆(1736~1795年)
尺寸:口径3.4、底径5.9×8.2、高3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物为受西亚文化影响而出现的器形。此式瓶始见于明洪武御窑器,盛行于永乐、宣德两朝,时称抱月瓶,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据《清档记载》,此壶已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通体以青花绘朵云与海水江崖为衬,以釉里红绘正面龙戏珠纹为主。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这是乾隆时景德镇督窑官唐英奉旨精心烧造的贡御之作,传旨中特别要求“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
64.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待查
65.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雅皇帝的文人情调——“乾隆宸翰”雕荷花石方印

清 乾隆十四年(1749年)
尺寸:高15.2、印文长8.4、宽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宸翰”是清乾隆皇帝常用的一方钤盖在自己御笔书画上的印玺。昌化石质,质地极温润。阳文篆书“宸翰”,意为皇帝翰墨。该印依据材质表面的不同色彩,进行巧妙构思,精心布局,把南国水乡的迷人景色刻画得栩栩如生。整个作品设计新颖独特,雕琢精微细腻,形象生动传神,被喻为“巨灵妙手,小幅丹青”,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属于乾隆宝玺中雕制最为精美的作品之一。印体四周,山石间有多处当时人的题记,书法灵动,词句隽永,极富韵致。据题款知此印制作于乾隆十四年(1759年),取材于西湖景色。
66a.jpg
66b.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27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去看了 LZ的图比我拍的好  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洁蝉为饰——蝉纹金铛冠饰

东晋(317~420年)
尺寸:高5.5、上宽5.2、底宽4.5;长4.2、宽4厘米
1998年南京仙鹤观6号墓出土、南京市郭家山温氏家族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中间饰镂空蝉纹,边饰锯齿纹,周身用细小金粟粒焊接而成,背部边缘有一周锯齿形卡扣。这种“附蝉为饰”金铛冠饰构思奇特,制作精致,为六朝时期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冠”是古代对头上装饰的总称,用以表示官职、身份与礼仪之用。古代武官所戴的惠文冠,相传为战国时赵惠文王所制,汉以后侍中、中常侍都戴此冠,加黄金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以示品行高洁,身份高贵。据《宛委余篇》云:“金取其刚,蝉居高饮清,貂内竞悍而外柔”,取其义而名为“貂蝉冠”,是一种高贵的冠式。《三国演义》中美女貂蝉为虚构人物,多半因高洁之意取名,来暗喻人物的性格。
6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