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刀疯

[摄影作品] 长篇连载 中国记忆——实拍五千年瑰宝及北京文物精品展——终于贴完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待查
68.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待查
69.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存世稀少的宫廷用器——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炉

明 宣德(1426~1435年)
尺寸:口径14.7、底径12.2、高9.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烧制而成,它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此炉呈圆形,两侧附龙首耳,器形仿自青铜器“簋”的形制,“簋”原是商周时期的盛食器,后世作为香炉之用。通体在天蓝色地上,用红、黄、绿、白、紫等色珐琅釉填饰两周缠枝番莲纹,枝叶漫卷,花朵饱满,上下排列有致。该炉虽没有款识,但其胎体厚重、器物成型规整、番莲纹饰布局疏朗、掐丝活泼豪放、釉色纯正、釉质细腻等特征,与宣德珐琅器特点一致,为宣德时期掐丝珐琅的典型器物。
70.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寿命无限的化身——铜镀金无量寿佛

明(1368~1644年)
尺寸:高54、 宽33 、厚2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无量寿佛,又名长寿佛、无量光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佛,代表着智慧,意思是光明无限、寿命无限,是藏传佛教中最常见的造像之一。藏传佛教中将阿弥陀佛具有的无量光与无量寿这两种神格分别制成两种造像来供奉,而且有佛装与菩萨装的区别。此尊为菩萨装无量寿佛造像。佛像头戴花冠,头顶高发髻,上身饰璎珞珠宝,下身着长裙,跏趺端坐,两手于脐下结定印,手捧长寿宝瓶。全身结构匀称,造型端庄大方,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珍贵之作。
71.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婚用的交杯酒具——青玉英雄合卺杯

明(1368~1644年)
尺寸:通高9.9、双连径8.4、单口径4、足径7.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合卺,为古时成婚的一种礼仪。合卺杯就是婚礼上新婚夫妻喝同心酒的酒具。此杯为青玉,玉质显旧,微有沁色。双筒相连式,均圆口,圈足。口边阴刻回纹。腹部饰带尾的谷纹,下部为仿战国漆器云纹和斜线加勾纹。鹰熊夹于双筒之间,鹰在上,熊在下,熊四肢着地,垂首。鹰双爪攫熊耳,双翅分开贴于两侧筒壁,鹰双角,双耳,尖喙,尾部透雕一兽首。器物上的“鹰”“熊”为主体纹饰,寓“英雄”吉意。至明清时期,此种器物已成为宫廷珍贵的陈设品。
72.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heibor.com.cn/

资料待查
73a.jpg
73b.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yschool.com.cn/

藩王的薰香器具——玉香筒     

明 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年)
尺寸:高14.5、直径3厘米
1982年江西南城县明益定王朱由木夫妇合葬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香筒即为香薰,亦名香笼,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可供欣赏的艺术品。基本造型是细长的直筒,上下各有一个扁平的盖顶和承座,主体部分镂空花纹以散发香烟。筒内有一枚小插管,用以插直燃式线香。香筒是明代颇具特色的香具,延用至清。该香筒出土于江西南城明益定王朱由木(1588~1634年)墓中,筒体镂雕精致,纹饰华美,菊花瓣瓣,梅花朵朵,簇拥绽放。蟠螭穿花,姿态各异。花缠蟠螭,浑然一体。其雕琢粗犷,技法高超,图案生动,纹饰浑厚,具有典型的明代琢玉工艺特点。
74.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皇亲国戚的玩物——嵌宝石龙首金带钩

明 正统至成化年间(1436~1487年)
尺寸:长17.5、重248克
北京永定门外南苑万通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带钩是古代男子服饰中用于勾束腰带的实用装饰物,隋唐以后多成为玩赏品,有铜、铁、银、玉、金多种质地,其中金玉最珍贵。这件带钩选用了最贵重的材料黄金、宝石,造型设计新颖,装饰华丽富贵,具有皇家的奢华和气概。它出土于明宪宗皇帝的舅子万通棺内。万通为万贵之子、宪宗皇帝朱见深最为宠爱的女人万贵妃之弟,生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卒于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万贵本为山东诸城县衙里的一名小吏,仗着女儿在皇宫中的地位,一家人鸡犬升天,过上奢侈豪华的生活,死后也以大量的金银珠宝随葬。此件金带钩即是墓主生前使用之物。
75.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27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同贴图,希望别坏了刀锋大人的帖子。
前天去故宫拍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宫药库——黑漆描金龙纹药柜  

明 万历(1573~1620年)
尺寸:高94.1、长78.9、宽57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为明代宫廷御药房所用药柜,原存太医院御药局御药库。黑漆地,正面及两侧饰描金双龙戏珠图案,背面及柜里饰描金松竹梅蝶纹,四足镶铜下脚。其双开门内有八方旋转式药屉8O个,每屉盛药一种;两侧各有长屉10个,每屉分3格放药,屉面贴泥金标签,写有药名,全柜能放药140种,柜下有三个大屉供放置取药工具及方剂。柜背有金泥书写的“大明万历年制”款。药柜制作精美实用,拆卸开启方便。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而且反映了当时医学、药学以及中药贮藏的发展水平。
76.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2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ww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寿礼瓶——五彩八仙祝寿瓷梅瓶

明 万历(1573~1620年)
尺寸:高35.4、口径5.2、底径12.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梅瓶纹饰繁密,分上下三层,肩部为缠枝花卉,中层是主体纹饰八仙祝寿,南极仙翁持如意坐于古松之下,东方朔、铁拐李、吕洞宾等人依次庆寿,人物形象生动活泼。下层为海水江崖。嘉靖、万历时皇帝崇尚道教,八仙庆寿题材常用于瓷器装饰。

    明万历五彩器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为明代之冠,其特点是着色浓艳,花纹繁密。这件五彩器是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结合,用色较为含蓄,少用红色,青花纯正,制作精细,为五彩瓷器中的精品。外底署红绿彩花押款。
77.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瓷圣”何朝宗的佳作——德化窑观音像

明 弘治十七年至万历十年(1504 ~1582年 )
高20.9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观音像是德化窑的常见题材之一,此尊观音像是闻名中外的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 (1504 ~ 1582年)的杰作。他的瓷雕作品, 在1 6世纪的“东西洋”市场上, 被视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人们“不惜以万金争购之”。他雕塑的形态各异的瓷观音,以德化瓷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象牙白展示其静美柔曼的风韵,朴素典雅 、衣纹流畅、表情传神、形象逼真,在日本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 被人们奉为神物至宝, 在西欧人眼中, 被视为“东方艺术之精品”。此尊观音塑像距离佛典教义已经很远,她成了人们赋予想像和期待美善与圣洁的化身。
78.jpg
78a.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到这吧,有空再贴。

明天可能要出差,那样的话,这一周都没时间再贴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28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贴留名!

去不了现场看楼主贴子受益匪浅。

个个精品中的精品,奇怪的是那个东汉的木马怎么到现还那么完整?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如凝脂,素犹积雪——甜白釉暗花瓷梅瓶

明 永乐(1403~1424年)
尺寸:口径5.4、底径11.5、高27.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梅瓶最早也是盛酒的器皿。甜白釉器以明代永乐窑生产的最为著名,其中以薄胎暗花者最珍贵。甜白瓷胎体极薄,明人诗句赞曰:“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尤言其轻、薄、透,由此可见其工艺制作难度极高,属于御用瓷器。永乐白瓷大多薄胎,釉极莹润,能照见人影,有明显的乳浊感,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称为甜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甜白瓷的诞生,为青花、釉里红的彩绘做了很好的衬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为明代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79.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护法忠诚的不动使者——缂丝不动明王像

元(1271~1368年)
尺寸:纵90、横56厘米
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藏

    不动明王是藏传佛教的本尊之一。“不动”,指慈悲心坚固,无可撼动。他是奉大日如来教令,降伏一切恶魔之大威势明王。其形象特征是童子形,表示护法忠诚无二,如意纯真。身体蓝色,一面二臂,右手高举着一把有智慧火焰缠绕的利剑,左手执拘绑烦恼的金刚绳,身绕一龙,足下踩着象鼻天神及大自在天神,下身穿虎皮下袍,姿态优美,全身有智慧火焰围绕,威武刚健中,展现出特有的神态。上有大日如来等七佛像,下有一佛四菩萨。整个画面主次分明,制作精良,形象生动,既华丽又庄严,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80.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镏金马鞍?
资料没查到
81a.jpg
81b.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存亡者之魂气——鎏金银面具

辽(916~1125年)
尺寸:高21、上额最宽处19.3厘米
内蒙古敖汉旗新地乡英凤沟辽墓出土
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藏

    银面具出土时覆盖于死者面部,保存完整。用薄银片制成,面部轮廓清晰,眉骨突出,双目闭合,双唇紧闭,神态安详。耳下及鬓两侧有孔,可系结。契丹贵族死后,面部往往罩一件面具样的金属片,躯体则用锦彩络缠或用银铜丝网络络住。这是因为契丹人相信金属面具和网络可罩护尸体,存亡者之魂并且保护尸体不朽,可以死而复生,与汉代使用“玉衣”的丧葬习俗相同,也是契丹贵族厚葬风尚的反映。
82.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mabb.cn/

资料待查
8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